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有害作業環境 ( 103 年 07 月 01 日)
第292條
雇主對於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等作業場所,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工作場所內發散有害氣體、蒸氣、粉塵時,應視其性質,採取密閉設 備、局部排氣裝置、整體換氣裝置或以其他方法導入新鮮空氣等適當 措施,使其不超過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之規定。勞工有發生中 毒之虞者,應停止作業並採取緊急措施。

二、勞工暴露於有害氣體、蒸氣、粉塵等之作業時,其空氣中濃度超過八 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短時間時量平均容許濃度或最高容許濃度 者,應改善其作業方法、縮短工作時間或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三、有害物工作場所,應依有機溶劑、鉛、四烷基鉛、粉塵及特定化學物 質等有害物危害預防法規之規定,設置通風設備,並使其有效運轉。

第293條
雇主為防止含有有害物之廢氣、廢液、殘渣等廢棄物危害勞工,應採取必 要防護措施,排出廢棄之。 前項廢棄物之排放標準,應依環境保護有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294條
雇主使勞工使用有害物從事作業前,應確認所使用物質之危害性,採取預 防危害之必要措施。

第295條
雇主對於勞工在坑內、深井、沉箱、儲槽、隧道、船艙或其他自然換氣不 充分之場所工作,應依缺氧症預防規則,採取必要措施。

前項工作場所,不得使用具有內燃機之機械,以免排出之廢氣危害勞工。

但另設有效之換氣設施者不在此限。

第295-1條
雇主使勞工從事畜牧、動物養殖、農作物耕作、採收、園藝、綠化服務、 田野調查、量測或其他易與動、植物接觸之作業,有造成勞工傷害或感染 之虞者,應採取危害預防或隔離設施、提供適當之防衛裝備或個人防護器 具。

第296條
雇主對於受生物病原體污染之物品,應予以消毒、殺菌等適當處理,以避 免勞工感染疾病。

前項處理受生物病原體污染之廢棄物時,應採用機械器具處理或提供適當 防護具。

第297條
雇主對於有害物、生物病原體或受其污染之物品,應妥為儲存,並加警告 標示。

為避免發生污染物品洩漏或遭尖銳物品穿刺,前項生物病原體或受其污染 物品,應使用防止洩漏或不易穿透材質之容器盛裝儲存,且其盛裝材料應 有足夠強度。

第297-1條
雇主對於工作場所有生物病原體危害之虞者,應採取下列感染預防措施:

一、危害暴露範圍之確認。 二、相關機械、設備、器具等之管理及檢點。 三、警告傳達及標示。 四、健康管理。 五、感染預防作業標準。 六、感染預防教育訓練。 七、扎傷事故之防治。 八、個人防護具之採購、管理及配戴演練。 九、緊急應變。 十、感染事故之報告、調查、評估、統計、追蹤、隱私權維護及紀錄。 十一、感染預防之績效檢討及修正。 十二、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 前項預防措施於醫療保健服務業,應增列勞工工作前預防感染之預防注射 等事項。

前二項之預防措施,應依作業環境特性,訂定實施計畫及將執行紀錄留存 三年,於僱用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下之事業單位,得以執行紀錄或文件代 替。

第297-2條
雇主對於作業中遭生物病原體污染之針具或尖銳物品扎傷之勞工,應建立 扎傷感染災害調查制度及採取下列措施:

一、指定專責單位或專人負責接受報告、調查、處理、追蹤及紀錄等事宜 ,相關紀錄應留存三年。

二、調查扎傷勞工之針具或尖銳物品之危害性及感染源。但感染源之調查 需進行個案之血液檢查者,應經當事人同意後始得為之。

三、前款調查結果勞工有感染之虞者,應使勞工接受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 ,並依醫師建議,採取對扎傷勞工採血檢驗與保存、預防性投藥及其 他必要之防治措施。

前項扎傷事故,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單位,應依中央主管機關公告 之期限、格式及方式通報。

第298條
雇主對於處理有害物、或勞工暴露於強烈噪音、振動、超音波及紅外線、 紫外線、微波、雷射、射頻波等非游離輻射或因生物病原體污染等之有害 作業場所,應去除該危害因素,採取使用代替物、改善作業方法或工程控 制等有效之設施。

第299條
雇主應於明顯易見之處所設置警告標示牌,並禁止非與從事作業有關之人 員進入下列工作場所:

一、處置大量高熱物體或顯著濕熱之場所。

二、處置大量低溫物體或顯著寒冷之場所。

三、具有強烈微波、射頻波或雷射等非游離輻射之場所。

四、氧氣濃度未達百分之十八之場所。

五、有害物超過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之場所。

六、處置特殊有害物之場所。

七、遭受生物病原體顯著污染之場所。

前項禁止進入之規定,對於緊急時並使用有效防護具之有關人員不適用之 。

第300條
雇主對於發生噪音之工作場所,應依下列規定辦理:

一、勞工工作場所因機械設備所發生之聲音超過九十分貝時,雇主應採取 工程控制、減少勞工噪音暴露時間,使勞工噪音暴露工作日八小時日 時量平均不超過(一)表列之規定值或相當之劑量值,且任何時間不 得暴露於峰值超過一百四十分貝之衝擊性噪音或一百十五分貝之連續 性噪音;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八十五分貝或暴露劑 量超過百分之五十時,雇主應使勞工戴用有效之耳塞、耳罩等防音防 護具。

(一)勞工暴露之噪音音壓級及其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如下列對照表:

┌───────────────┬───────────┐ │工作日容許暴露時間(小時) │A權噪音音壓級(dBA) │ ├───────────────┼───────────┤ │八 │九十 │ ├───────────────┼───────────┤ │六 │九十二 │ ├───────────────┼───────────┤ │四 │九十五 │ ├───────────────┼───────────┤ │三 │九十七 │ ├───────────────┼───────────┤ │二 │一百 │ ├───────────────┼───────────┤ │一 │一百零五 │ ├───────────────┼───────────┤ │二分之一 │一百一十 │ ├───────────────┼───────────┤ │四分之一 │一百一十五 │ └───────────────┴───────────┘ (二)勞工工作日暴露於二種以上之連續性或間歇性音壓級之噪音時,其 暴露劑量之計算方法為:

第一種噪音音壓級之 第二種噪音音壓級之 暴露時間 暴露時間 ──────────+──────────+……=><1 該噪音音壓級對應容許 該噪音音壓級對應容許 暴露時間 暴露時間 其和大於一時,即屬超出容許暴露劑量。

(三)測定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時,應將八十分貝以上之噪音以 增加五分貝降低容許暴露時間一半之方式納入計算。

二、工作場所之傳動馬達、球磨機、空氣鑽等產生強烈噪音之機械,應予 以適當隔離,並與一般工作場所分開為原則。

三、發生強烈振動及噪音之機械應採消音、密閉、振動隔離或使用緩衝阻 尼、慣性塊、吸音材料等,以降低噪音之發生。

四、噪音超過九十分貝之工作場所,應標示並公告噪音危害之預防事項, 使勞工周知。

第300-1條
雇主對於勞工八小時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八十五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百 分之五十之工作場所,應採取下列聽力保護措施,作成執行紀錄並留存三 年:

一、噪音監測及暴露評估。

二、噪音危害控制。

三、防音防護具之選用及佩戴。

四、聽力保護教育訓練。

五、健康檢查及管理。

六、成效評估及改善。

前項聽力保護措施,事業單位勞工人數達一百人以上者,雇主應依作業環 境特性,訂定聽力保護計畫據以執行;於勞工人數未滿一百人者,得以執 行紀錄或文件代替。

第301條
雇主僱用勞工從事振動作業,應使勞工每天全身振動暴露時間不超過下列 各款之規定:

一、垂直振動三分之一八音度頻帶中心頻率(單位為赫、HZ)之加速度( 單位為每平方秒公尺、M / S2),不得超過表一規定之容許時間。

二、水平振動三分之一八音度頻帶中心頻率之加速度,不得超過表二規定 之容許時間。

第302條
雇主僱用勞工從事局部振動作業,應使勞工使用防振把手等之防振設備外 ,並應使勞工每日振動暴露時間不超過下表規定之時間:

局部振動每日容許暴露時間表 ┌────────────┬─────────────────┐ │每日容許暴露時間 │水平及垂直各方向局部振動 │ │ │最大加速度值公尺/平方秒(m/s2) │ ├────────────┼─────────────────┤ │四小時以上,未滿八小時 │4 │ │ │ │ │二小時以上,未滿四小時 │6 │ │ │ │ │一小時以上,未滿二小時 │8 │ │ │ │ │未滿一小時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