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辦法  ( 92 年 09 月 08 日)
第1條
本辦法依農業發展條例第五十二條第三項規定訂定之。

第2條
本辦法所稱主管機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第3條
主管機關為審議救助案件,應設農產品救助審議委員會 (以下簡稱審議委 員會) ,由主管機關、有關機關代表、學者、專家組成之,並由主管機關 代表為召集人。必要時得邀請相關農民團體、產業團體或地方政府代表列 席陳述意見。

第4條
主管機關認定國產農產品因政府與外國或國際組織協議,降低關稅稅率或 開放國外農產品進口,而有損害之虞時,得研提專案計畫報行政院核定後 ,採取調整產業或防範措施。

第5條
經審議委員會認定國產農產品有因進口而遭受損害或有損害之虞者,主管 機關得依本辦法規定,擇其適當之方式提供救助。

審議委員會認有嚴重損害或有嚴重損害之虞時,得由主管機關洽請其他機 關提供救助措施。

第6條
國產農產品有無受進口損害之認定,應綜合考量該案件農產品在特定期間 內之進口數量、進口增加之絕對數量及與國內生產量或消費量比較之相對 數量,並考量與該項農產品有關之下列因素:

一、生產量。

二、庫存量。

三、產地價格。

四、生產成本。

五、市場占有率。

六、農民收益。

七、其他相關因素。

國產農業品有無受進口損害之虞之認定,除考慮前項因素之變動趨勢外, 應同時考慮進口是否會繼續增加而對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同時衡量該項農 產品生產者是否將因不採取救助措施而受損害。

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資料,由主管機關或委託相關機關調查,供審議委 員會參考。

第7條
救助措施除得由農會、漁會、農業合作社等農民團體或地方政府向主管機 關提出申請外,主管機關並得主動辦理。

前項申請,應填具申請書,載明受害農產品名稱、受害原因、損害區域、 損害程度及第六條第一項各款所列因素之說明,並檢附相關資料。

第8條
本辦法所稱救助,指下列各款措施: 一、調整產業或防範措施: (一) 有關農業產業之調節生產、廢園造林、轉型經營、改善產品之分級 包裝、運銷通路或配銷系統,及調整產業所需公共投資等措施。 (二) 輔導轉作、農民轉業或職業訓練。 (三) 依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協定所規範之免於削減承諾之境內支持措施, 或符合世界貿易組織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協定之措施。 (四) 其他調整產業之相關輔導措施。

二、補助、救濟措施: (一) 有關國產農產品之收購、加工、儲存、銷售、廢棄或銷燬。 (二) 調節生產或轉作。 (三) 相關國產農產品產銷設施之建設。 (四) 敏感性農產品短期價格穩定措施。 (五) 依世界貿易組織農業協定所規範之直接給付措施。 (六) 依世界貿易組織可豁免之其他救助措施。

第9條
主管機關辦理本辦法之救助,應符合世界貿易組織之相關規範,其所需經 費,由農產品受進口損害救助基金支應。

第10條
本辦法自發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