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  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 104 年 09 月 03 日)
第8條
自籌收入得支應下列事項:

一、學校人員人事費:

(一)編制內人員本薪(年功薪)與加給以外之給與。

(二)編制內行政人員辦理自籌收入業務有績效之工作酬勞。

(三)編制外人員之人事費。

二、講座經費。

三、教學及學術研究獎勵。

四、出國旅費。

五、公務車輛之增購、汰換及租賃。

六、新興工程。

七、其他與校務推動有關之費用。

前項第一款第一目所稱編制內人員,指教師、研究人員、專任運動教練與 比照教師之專業技術人員。

第一項第一款第三目所稱編制外人員,指契約進用之各類人員,其權利、 義務、待遇、福利及績效之工作酬勞,由學校定之。

第9條
學校以自籌收入支應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人事費,其合計總數應以 最近年度決算自籌收入百分之五十為限;編制內行政人員辦理自籌收入業 務有績效之工作酬勞,每月給與總額以不超過其專業加給或學術研究費百 分之六十為限,並不限於現金支給。

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三款人事費之支給額度、條件、方式及考核標準, 由學校定之,並經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執行。

第10條
學校以自籌收入規劃辦理第八條第一項第六款之新興工程,應就工程興建 期間及營運後成本之可用資金變化情形進行預測,不得影響學校正常運作 。

前項所稱可用資金,指現金加上短期可變現資產及扣除短期須償還負債之 合計數。

第11條
學校辦理受贈收入業務,應開立受贈收據或證明,並完成下列程序:

一、受贈收入為現金者,應確實收受或存入帳戶。

二、受贈收入為現金以外之動產或不動產者,應確實點交或辦妥所有權移 轉登記。

前項第二款之受贈收入,應依財物登錄作業程序處理,並由學校管理及使 用單位每年實施定期盤點及不定期抽查。

學校應至少每六個月將捐贈者名稱或姓名、內容物、時間及用途於學校網 站公告。但捐贈者不願學校公布名稱或姓名者,得僅就其他部分公告之。

受贈收入有指定用途者,其用途應與學校校務有關。

學校辦理受贈收入業務,不得與捐贈者有不當利益之聯結;對熱心捐贈者 ,得自定規定獎勵。

第12條
各項自籌收入應由學校統籌運用。但涉及政府與民間補助或委託辦理之事 項,應依其補助計畫或契約辦理。

學校辦理各項自籌收入業務,應合理控制成本,並得衡量使用學校資源情 形,就所提列之行政管理費或計畫節餘款訂定一定分配比率,分配至負責 辦理該項業務之行政或學術單位運用,並應經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

第13條
學校依本條例第十條第四項規定組成之投資管理小組,應隨時注意投資效 益,必要時,得修正投資規劃內容,並經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執行。

第14條
學校投資本條例第十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之項目,經費來源除留本性 質之受贈收入外,其合計投資額度不得超過學校可用資金及長期投資合計 數之百分之五十。

前項所稱留本性質之受贈收入,指學校與捐贈者間以契約或協議約定,學 校將受贈收入透過投資方式產生收益,並僅以該收益支用於契約規範之用 途,不動支原受贈收入款項。

第15條
學校持有本條例第十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之公司及企業股權,不得超 過該個別公司及企業股份百分之五十。

第16條
學校應審酌校務基金自籌能力及校務發展需求,建立有效之管控機制,並 依本條例第十三條第二項規定訂定自籌收入收支管理規定,提報管理委員 會審議通過後,報教育部(以下簡稱本部)備查。

前項自籌收入收支管理規定,應至少包括收入來源、支給項目、校務基金 控管機制及發生缺失或異常之處理方式。

第17條
自籌收入之收支、保管及運用,應設置專帳處理,經費收支應有合法憑證 ,並依規定年限保存。

學校相關主管人員、預算執行人員、使用及保管資產人員,應負其執行預 算、保管及使用資產之相關責任,並由主計人員負責帳務處理及彙編財務 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