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法人法  組織 ( 100 年 04 月 27 日)
第5條
行政法人應設董(理)事會。但得視其組織規模或任務特性之需要,不設 董(理)事會,置首長一人。

行政法人設董(理)事會者,置董(理)事,由監督機關聘任;解聘時, 亦同;其中專任者不得逾其總人數三分之一。

行政法人應置監事或設監事會;監事均由監督機關聘任;解聘時,亦同; 置監事三人以上者,應互推一人為常務監事。

董(理)事總人數以十五人為上限,監事總人數以五人為上限。

董(理)事、監事,任一性別不得少於三分之一。但於該行政法人個別組 織法律或通用性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第6條
董(理)事、監事採任期制,任期屆滿前出缺,補聘者之任期,以補足原 任者之任期為止。董(理)事、監事為政府機關代表者,依其職務任免改 聘。

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聘任為董(理)事、監事:

一、受監護宣告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

二、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判決確定,而未受緩刑之宣告。

三、受破產宣告尚未復權。

四、褫奪公權尚未復權。

五、經公立醫院證明身心障礙致不能執行職務。

董(理)事、監事有前項情形之一或無故連續不出席董(理)事會議、監 事會議達三次者,應予解聘。

董(理)事、監事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得予解聘:

一、行為不檢或品行不端,致影響行政法人形象,有確實證據。

二、工作執行不力或怠忽職責,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

三、當屆之行政法人年度績效評鑑連續二年未達監督機關所定標準。

四、違反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之情事,有確實證據。

五、就主管事件,接受關說或請託,或利用職務關係,接受招待或餽贈, 致損害公益或行政法人利益,有確實證據。

六、非因職務之需要,動用行政法人財產,有確實證據。

七、違反第七條第一項、第二項利益迴避原則及第八條第一項前段特定交 易行為禁止之情事,有確實證據。

八、其他有不適任董(理)事、監事職位之行為。

董(理)事、監事之資格、人數、產生方式、任期、權利義務、續聘次數 及解聘之事由與方式,應於行政法人個別組織法律或通用性法律定之。

第7條
董(理)事、監事應遵守利益迴避原則,不得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 方法,圖謀本人或關係人之利益;其利益迴避範圍及違反時之處置,由監 督機關定之。

董(理)事、監事相互間,不得有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之關係。

本法所稱關係人,指配偶或二親等內之親屬。

第8條
行政法人之董(理)事、監事或其關係人,不得與其所屬行政法人為買賣 、租賃、承攬等交易行為。但有正當理由,經董(理)事會特別決議者, 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致所屬行政法人受有損害者,行為人應對其負損害賠償責任 。

第一項但書情形,行政法人應將該董(理)事會特別決議內容,於會後二 十日內主動公開之,並報監督機關備查。

第9條
行政法人設董(理)事會者,置董(理)事長一人,由監督機關聘任或提 請行政院院長聘任;解聘時,亦同。

董(理)事長之聘任,應由監督機關訂定作業辦法遴聘之。

董(理)事長對內綜理行政法人一切事務,對外代表行政法人。

董(理)事長以專任為原則。但於該行政法人個別組織法律或通用性法律 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行政法人設董(理)事會者,得置執行長一人,負責行政法人營運及管理 業務之執行,並由董(理)事長提請董(理)事會通過後聘任;解聘時, 亦同。其權責及職務名稱,應於行政法人之個別組織法律另為規定。

董(理)事長及執行長初任年齡不得逾六十五歲,任期屆滿前年滿七十歲 者,應即更換。但有特殊考量,經行政院核准者,不在此限。

第六條第二項、第三項前段、第四項、第七條、第八條及第十五條第六款 有關董(理)事之規定,於第五項所置執行長準用之。

第10條
董(理)事會職權如下:

一、發展目標及計畫之審議。

二、年度營運(業務)計畫之審議。

三、年度預算及決算之審議。

四、規章之審議。

五、自有不動產處分或其設定負擔之審議。

六、其他重大事項之審議。

董(理)事會應定期開會,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由董(理)事長召 集,並擔任主席。

監事或常務監事,應列席董(理)事會議。

第11條
監事或監事會職權如下:

一、年度營運(業務)決算之審核。

二、營運(業務)、財務狀況之監督。

三、財務帳冊、文件及財產資料之稽核。

四、其他重大事項之審核或稽核。

第12條
董(理)事、監事應親自出席董(理)事會議、監事會議,不得委託他人 代理出席。

第13條
兼任之董(理)事、監事,均為無給職。

第14條
行政法人置首長者,應為專任,由監督機關聘任或提請行政院院長聘任; 解聘時,亦同。

第六條、第七條、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第十五條第五款及第 六款有關董(理)事之規定,於前項所置首長準用之。

行政法人置首長者,依第四條、第十八條第二項及第十九條第一項所訂定 之規章、年度營運(業務)計畫與預算、年度執行成果及決算報告書,應 報請監督機關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