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方:簡易判決 , 院方:簡易判決 |
主文
- 甲OO共同犯圖利聚眾賭博罪,累犯,處有期徒刑陸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沒收
- 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拾貳萬玖仟壹佰元沒收
-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柒萬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乙OO共同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未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柒仟元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丙OO共同犯圖利聚眾賭博罪,累犯,處有期徒刑貳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伍仟陸佰元沒收
- 丁OO共同犯圖利聚眾賭博罪,處有期徒刑參月,如易科罰金,以新臺幣壹仟元折算壹日
- 扣案犯罪所得新臺幣伍仟陸佰元沒收
判決節錄
- 事實及理由
- 一
引用如附件所示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
- 本件犯罪事實、證據並所犯法條,除證據並所犯法條欄二第一行補充「被告甲OO、乙OO、丙OO、丁OO行為後,刑法第268條業於民國108年12月25日修正公布,並自同年月27日施行,修正前刑法第268條規定『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3千元以下罰金』,而修正後刑法第268條則規定『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或聚眾賭博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萬元以下罰金』,因該條文於72年6月26日後未修正,故於94年1月7日刑法修正施行後,所定罰金之貨幣單位為新臺幣,且其罰金數額依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前段規定提高為30倍,是本次修法僅係將罰金數額予以明確化(即原定銀元3千元提高為30倍等於9萬元),自不生新舊法比較之問題,應逕行適用修正後之刑法第268條之規定
- 」外,餘均引用如附件所示檢察官聲請簡易判決處刑書之記載
- 二
加重其刑
- 被告甲OO、丙OO前有如附件起訴書所載之前案科刑及執行完畢紀錄,渠2人於有期徒刑執行完畢後5年內,再因故意犯本案有期徒刑以上之罪,均為累犯,衡酌被告甲OO、丙OO上開科刑紀錄,與本案之罪質均相同,理應產生警惕作用,渠等竟再犯本案之罪,顯見前案之徒刑對渠2人並未生警惕作用,其對於刑罰之反應力顯然薄弱,且被告並無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個案應量處最低法定刑,又無法適用刑法第59條減輕其刑,而應依此解釋意旨裁量不予加重最低本刑之情形,爰均依刑法第47條第1項規定,加重其刑
- 三
被告甲OO、丙OO、丁OO前已有意圖|
- 爰審酌被告甲OO、丙OO、丁OO前已有意圖營利聚眾賭博之犯罪科刑紀錄(被告甲OO、丙OO構成累犯部分均不重複評價),應深知此屬違法行為,竟貪圖僥倖之利得,仍與被告乙OO共同經營賭場,聚眾賭博財物,敗壞社會風氣
- 惟念被告4人犯後均知坦認犯行,並考量被告4人間之犯罪分工情形、參與程度,及被告甲OO自陳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被告之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
- 被告丙OO自陳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被告之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
- 被告丁OO自陳大學畢業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小康之生活狀況(見被告之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
- 被告乙OO自陳國中畢業之智識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勉持之生活狀況(見被告之調查筆錄受詢問人欄之記載)等一切情狀,分別量處如主文所示之刑,並諭知易科罰金之折算標準
- 三、沒收:
- (一)
應於其所犯罪刑項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 扣案如附表所示之物,均為被告甲OO所有供本件犯罪所用之物,業據被告於警詢時供述在卷(見警卷1第66至67頁),應於其所犯罪刑項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
- (二)
犯罪所得沒收部分:
- 按二人以上共同犯罪,關於犯罪所得之沒收、追繳或追徵,應就各人所分得者為之
- 又所謂各人「所分得」,係指各人「對犯罪所得有事實上之處分權限」,法院應視具體個案之實際情形而為認定
- 倘若共同正犯各成員內部間,對於不法利得分配明確時,固應依各人實際分配所得沒收
- 至於,上揭共同正犯各成員有無犯罪所得、所得數額,係關於沒收、追繳或追徵標的犯罪所得範圍之認定,固非屬犯罪事實有無之認定,並不適用「O格證明法則」,無須證明至毫無合理懷疑之確信程度,應由事實審法院綜合卷證資料,依自由證明程序釋明其合理之依據以認定之(最高法院104年8月11日104年度第13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937號判決意旨參照)
- 查被告甲OO於偵訊時供稱:扣案週轉金、抽頭金共12萬9100元均為其經營賭場抽頭所得(見警卷一第69頁),又於偵查中自承:本案未扣案不法獲利為7萬元(見偵卷第187頁)
- 被告乙OO於偵訊時自承未扣案犯罪所得為7000元(見偵卷第189頁)
- 被告丙OO於偵訊時自承:犯罪所得5600元(見偵卷第190頁)並已自動繳回扣案,被告丁OO於偵訊時自承:犯罪所得5600元(見偵卷第191頁),並已自動繳回扣案
- 是上開扣案犯罪所得部分,均應於各該被告罪刑項下宣告沒收
- 又被告甲OO、乙OO未扣案犯罪所得部分仍應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規定分別宣告沒收,於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追徵其價額
- 四
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 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2項,刑法第28條、第268條、第55條前段、第47條第1項、第41條第1項前段、第38條第2項前段、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第3項,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逕以簡易判決處刑如主文
- 處刑書
- 犯罪事實
- 一
用以攬客之回客紅包31個
- 甲OO(原名傅傳國,綽號「國哥」、「阿國」)於民國108年8月29日起在臺中市○區○○路000○0號已停業之「駿翔汽車美容」房屋內經營賭場(下稱本案賭場),甲OO自行擔任「中尊」,負責在賭檯監督賭客下注情形、結算賭資及收取抽頭金,其並以日薪新臺幣(下同)1000元僱用乙OO擔任「副尊」,負責發牌、洗牌及協助甲OO結算賭資,以日薪800元僱用丙OO,負責在本案賭場內部觀看監視器把風及管制人員出入
- 以日薪800元僱用丁OO,負責接送賭客以及在本案賭場外把風,使用對講機與賭場內之丙OO連繫
- 甲OO、乙OO、丙OO、丁OO遂共同基於意圖營利聚眾賭博、供給賭博場所之犯意聯絡,自108年8月29日起,由甲OO以LINE通訊軟體或透過其他賭客介紹,聚集不特定賭客至本案賭場,從事俗稱「推筒子」之賭博,其賭博方法係以麻將中之O板(4張)、筒子(1筒至9筒各4張)共40張牌為賭具,每局4人由參與賭博之人輪流作莊,每人持麻將2張比點數大小之方式與O家對賭,每注最低100元,若點數大於O家,可贏回下注之相同金額,若點數小於O家,押注金歸O家所得,甲OO則以每300元賭金收取10元為抽頭金之方式獲利
- 嗣於108年9月4日23時許起,有賭客鄧哲宇、O瑞麟、O泰翔、粘若莉、O紅絨、O峻豪、O江阿珠、O建樺、O苙益、O芳翠、O美鳳、O志豪、O原祥、O豐吉、O德姣、O春花、O克泉、O華、O陽憶華、O家豐、O辰祺、O昭勇、O姍姍、O世銓、O坤煜、O明結、O語蓁、O飛燕、O勇森、O啟玄、O雨菲、O玉雲、O道廣、O進寶、O哲嘉等35人(均另由警方依社會秩序維護法裁處即沒入查扣之賭資)陸續至本案賭場從事「推筒子」賭博,經警於翌(5)日凌晨3時15分許持臺灣臺中地方法院(下稱臺中地院)法官核發之搜索票,對本案賭場執行搜索而當場查獲,並扣得抽頭金現金12萬9100元,麻將1副(40顆)、骰子18個、無線電對講機2支、姓名夾17個、O板1塊、監視器鏡頭5支、螢幕1個、主機1臺、點鈔機2臺、帳單13張、用以攬客之回客紅包31個(含現金4萬3200元)
- 二
案經本檢察官指揮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三分局報告偵辦
- 證據並所犯法條
- 一
被告4人犯嫌堪以認定
- 上揭犯罪事實,業據被告甲OO、乙OO、丙OO、丁OO於警詢及偵查中均坦承不諱,核與證人即共犯甲OO、乙OO、丙OO、丁OO、證人即賭客鄧哲宇、O瑞麟、O泰翔警詢中之陳述及偵查中經具結之證述、證人即賭客粘若莉、O紅絨、O峻豪、O江阿珠、O建樺、O苙益、O芳翠、O美鳳、O志豪、O原祥、O豐吉、O德姣、O春花、O克泉、O華、O陽憶華、O家豐、O辰祺、O昭勇、O姍姍、O世銓、O坤煜、O明結、O語蓁、O飛燕、O勇森、O啟玄、O雨菲、O玉雲、O道廣警詢中之陳述相符,並有員警執務報告、扣押物品目錄表、現場平面及位置圖、現場照片、員警蒐證錄影畫面截圖等附卷可稽,復有現金12萬9100元,麻將1副(40顆)、骰子18個、無線電對講機2支、姓名夾17個、O板1塊、監視器鏡頭5支、螢幕1個、主機1臺、點鈔機2臺、帳單13張、回客紅包31個(含現金4萬3200元)、被告甲OO之手機1支(三星廠牌,插用0000-000000號SIM卡)扣案為證,足認被告4人具任意性之自白與事實相符,本件證據明確,被告4人犯嫌堪以認定
- 二
從一重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斷
- 核被告甲OO、乙OO、丙OO、丁OO所為,均係犯刑法第268條前段之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同條後段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等罪嫌
- 被告甲OO、乙OO、丙OO、丁OO就上開各罪,均有犯意聯絡及行為分擔,均為共同正犯
- 而意圖營利供給賭博場所、聚眾賭博之犯罪形態,因目的在於營利,故本質上乃具有反覆、延續之特質,而本件被告4人於108年8月29日起至同年9月5日遭查獲時止,反覆、持續經營本案賭場之行為,依上開說明,於刑法評價上,應認為係集合犯而僅成立一罪
- 又被告4人均係以一行為同時犯上開2罪,為想像競合犯,請依刑法第55條規定,從一重之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處斷
- 三
量刑:
- 被告甲OO前於105年間犯意圖營利聚賭博罪,經臺中地院以105年度審簡字第1282號判決有期徒刑4月確定,甫於106年2月15日徒刑易科罰金執行完畢
- 被告丙OO前於108年3月間因犯意圖營利聚賭博罪,經臺中地院以108年度中簡字第869號判決有期徒刑3月確定,方於同年7月19日易科罰金執行完畢,有被告甲OO、丙OO上開案件判決書、刑案資料查註紀錄表在卷可考,渠等受有期徒刑執行完畢,於5年內故意再犯本件有期徒刑以上之罪,為累犯,而被告甲OO、丙OO所犯本件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與渠等上開構成累犯之犯罪科刑紀錄,屬相同類型之犯罪,是其2人本次犯行即具有較高之惡性,請依刑法第47條第1項,並參照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裁量加重其刑
- 被告丁OO前於108年8月間因犯與本件情節相同之意圖營利聚賭博罪,嗣經臺中地院以108年度中簡字第1826號判決有期徒刑2月確定,有其刑案資料查註表、該案判決附卷可佐,於本件雖不構成累犯,然其仍未記取教訓,前案遭查獲未滿1個月即再犯本件意圖營利聚眾賭博罪,亦請從重量刑,以資儆懲
- 四
沒收:
- 扣案麻將1副(40顆)、骰子18個、無線電對講機2支、姓名夾17個、O板1塊、監視器鏡頭5支、螢幕1個、主機1臺、點鈔機2臺、帳單13張、用以攬客之回客紅包31個(含現金4萬3200元)、手機1支(三星廠牌,插用0000-000000號SIM卡)均為被告甲OO所有用以犯本件賭博罪所用之物,請依刑法第38條第2項之規定告沒收
- 扣案抽頭金現金12萬9100元為被告甲OO之犯罪所得,另未扣案之被告甲OO犯罪所得7萬元,被告乙OO犯罪所得7000元,被告丙OO犯罪所得5600元(已自動繳回),被告丁OO犯罪所得5600元(已自動繳回),請依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規定,宣告沒收,如全部或一部不能沒收或不宜執行沒收時,請依同條第3項規定追徵其價額
- 五
此致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依刑事訴訟法第451條第1項聲請逕以簡易判決處刑
- 此致臺灣臺中地方法院
- 加重
- 判例
- 司法院釋字第775號解釋意旨所指個案應量處最低法定刑,又無法適用刑法第59條減輕其刑,而應依此解釋
- 最高法院104年8月11日104年度第13次刑事庭會議決議、最高法院104年度台上字第3937號判決意旨參照
-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75號解釋
- 適用法條
- 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449,簡易程序
- 刑事訴訟法,第450條第1項,450,簡易程序
- 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454,簡易程序
- 刑法,第28條,28,總則,正犯與共犯
- 刑法,第268條,268,賭博罪
- 刑法,第55條前段,55,總則,數罪併罰
- 刑法,第47條第1項,47,總則,累犯
- 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41,總則,易刑
- 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38,總則,沒收
-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38-1,總則,沒收
- 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38-1,總則,沒收
- 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1-1,A
- 引用法條
- 刑法,第268條,268,賭博罪
- 刑法,第47條第1項,47,總則,累犯
- 刑法,第38條第2項前段,38,總則,沒收
- 刑法,第38條之1第3項,38-1,總則,沒收
- 刑法,第38條之1第1項前段,38-1,總則,沒收
- 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2項前段,1-1,A
- 刑法施行法,第1條之1第1項,1-1,A
- 刑法,第59條,59,總則,刑之酌科及加減
- 刑法,第55條前段,55,總則,數罪併罰
- 刑法,第41條第1項前段,41,總則,易刑
- 刑法,第28條,28,總則,正犯與共犯
- 刑事訴訟法,第454條第2項,454,簡易程序
- 刑事訴訟法,第450條第1項,450,簡易程序
- 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1項前段,449,簡易程序